《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强身治病、保持肌体健康的锐利武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坚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掌握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内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党内生活庸俗化倾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批评与自我批评
要经常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内民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党内矛盾的重要武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误,一个政党也不可能不犯错误。只有经常性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改进工作,促进党的组织健康发展和党员干部健康成长。
1、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
列宁曾指出,进行尖锐的批评是革命者的责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章规定的义务。党章明确规定,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还规定党员要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问题的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应对“四大危险”和“四大考验”的挑战,解决“四风”问题,都需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在思想上纠偏,在行动上正行,发现和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员先进本色的要求。先进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要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经常洗涤思想上的污垢和灰尘,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永远保持先进本色,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对党的传统的发扬。回顾我们党的历史,1942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统一了认识,纠正了问题,实现了党的伟大觉醒和自我超越。近年来开展的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等教育,都是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重要内容。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在历史的发展中得到了积极传承和充实完善。从一定意义上说,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社会成员的道德偏差就无法纠正,整个社会的不正之风就会肆意滋长。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解剖和批判社会不良现象,能起到正人正己的作用,使不正之风无处立足,社会正气得到弘扬。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实现自我完善的途径。
首先,能够增强理性认识。批评是一种诊断,自我批评是一种解剖,都是建立在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对事情的深入分析之上。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如果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家都是化了妆再照镜子,就看不到问题,看不清自己。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帮助我们增强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理性认识,从而明对错、知不足、懂进退。第二,能够帮助改正缺点。既然人皆有“过”,那就有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加以改正的必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能够对未发生的错误产生警醒,而且能及时纠正偏失的方向,促进改正缺点、修正错误,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进步。第三,能够培养良好心态。“揭短亮丑”的勇气和“闻过则喜”的胸怀,都是良好心态的体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认知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从善如流的良好心态,促进自身不断完善提高。
二、准确把握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既不是简单化的反对,也不是装饰了的吹捧。自我批评既不是表面的应付,更不是变相的邀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尊重客观事实、掌握正确方法,始终把握增进团结的要求,实现改进工作的目标。
1、要以尊重事实为基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十分严肃的事情,
不能捕风捉影,忌讳添枝加叶,切莫偏听偏信。无论是批评别人还是自我批评,对错误的事实都要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对问题的性质要进行合乎实际的分析。要了解实情。准确掌握情况是开展批评的前提条件。以主观臆想和未经证实的信息对他人进行盲目批评和问责,很可能导致对事实的不准确判断、对他人的不公正评价,甚至演变成为马虎敷衍的形式主义和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实情,才能使批评有的放矢,最终以理服人,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最终受到教育。
2、要以解决问题为重点。解决问题是检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标准。一方面,要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来改进作风。要以改进作风、改变状态、改造思想为着力点,扎实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消除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另一方面,要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来推动工作。通过批评,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以此为动力,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使工作得到更为全面有利的发展。
3、要以增进团结为要求。真正的团结,是建立在坚持原则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之上的。一个班子团结不团结,关键看能否开诚布公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重在沟通思想。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沟通思想的有效方式,把握得当可以填补猜忌的嫌隙、消弥质疑的隔阂、引起思想的共鸣。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矛盾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有效加强交流,解开心结,形成工作默契、建立真挚情谊。重在化解矛盾。多开展自我批评,多反省自己的不对,多争取别人的谅解,就容易化解矛盾。同时,只有把问题及时摆到桌面上,开诚布公地讨论批评,深入细致地查找原因,避免表面一团和气、背后互相指责,才能真正使矛盾得到妥善解决。要开展以诚相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让班子成员的意见充分表达,在党性原则基础上坦诚交流,在民主集中前提下凝聚共识,切实增强披肝沥胆的真正团结。
4、要以严己恕人为方法。严己恕人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之一。增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效果,关键在于把握好分寸,讲究好方法,做到严己恕人。责己要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是讲党性的必然要求,要对照先进性的标准,对照改进作风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检查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在思想深处设置一个“特殊法庭”,经常把自己拿出来“晒一晒”、“评一评”、“验一验”,促使自己不断改正缺点、缩小差距,责人以宽。要做到开展批评不尖酸刻薄,不挖苦讽刺,不文过饰非,不发泄私愤,指出缺点要准确,对待过错要包容。要从团结共事的原则基点着眼,从求同存异的理性思考出发,以宽容谦和的批评赢得别人的尊重,帮助别人认识错误,欢迎别人改正错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不能搞绝对化、扩大化、政治化,破坏集体的和谐氛围,扰乱民主的正常秩序,又不能对问题轻描淡写、姑息迁就,总之要做到严而有度、宽而不纵,宽严相济。
三、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等多重考验,更加需要以严肃认真、扎实有效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来改造我们的思想、改进当前的工作。
1、要营造好的氛围。要积极营造一种“和谐的批评生态”,形成保护批评者、支持批评声的良好氛围。要坚持领导带头。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诚心诚意听取批评意见,真心实意开展自我批评,广大党员才会消除顾虑,敞开心扉,真心实意地给领导提意见,才会以领导干部为榜样,认真查摆自己的问题,才能真正形成敢讲话、讲真话、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民主氛围。要树立正确导向。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对敢于开展批评的同志要大力支持、切实保护,不乱扣帽子、不上纲上线、不打击报复,对敢抓敢管、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干部,要充分信任、大胆选用,营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要引导社会舆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开展正确的批评监督,对违纪违法行为和假恶丑现象进行揭露和批评,培育良好风气,促进文明进步。要善于发挥大众传媒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的正面作用,完善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批评监督机制,积极阐释党的主张,加强正面思想引导,打击虚假监督行为,真正弘扬新风正气。
2、要推动扎实整改。党员干部不仅要有虚心接受批评的姿态,而且要有扎实整改的行动,真正将批评之声转化成为务实之行。要找准问题。找不出问题,本身就是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以诚恳的态度、有效的措施,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对待群众意见,虚心接受群众意见,从更宽广的视角来查找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分析查找的问题是不是符合本单位、本地区和本人的实际,是不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要从严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使查找问题的过程真正触及灵魂、受到警醒,为整改提高提供前提基础。要落实责任。要多从自身方面查找原因,分析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主观不足。要把问题当做一面镜子,敢于第一时间站出来自我检讨、查缺补漏、妥善处理。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把解决问题的责任按职责分工,逐项落实到人。要整改提高。对查摆出的问题,要逐项研究,细化解决方案,深化专项治理,严格纪律约束。拿出闻过即改的决心、雷厉风行的作风、扎实有效的行动,真正修正缺点、改正错误,提高免疫能力,避免再次犯错,使个人素质和工作效果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要形成长效机制。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管用方法,不断健全长效机制。要筑牢思想基础。要加强思想教育,消除思想顾虑,引导党员干部恪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培养敢讲真话的政治品格,努力破除思想上的障碍、克服“好人主义”的干扰。要把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作为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到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之强化为思想自觉、内化为精神品质、外化为行为实践。要强化制度保障。要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建设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阵地。要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检验党性的重要标准,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要持之以恒开展。既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专项活动的重要内容,力求“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又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基本功”和日常生活的“必修课”,贯穿于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努力把这一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党员干部中,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优良传统被淡化、被弱化。有的不开展自我批评,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护短遮丑,不讲原则讲圆滑,生怕抓“辫子”、打“棍子”;有的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生怕与别人结怨树敌、引火烧身;有的甚至把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了相互吹捧,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党内生活庸俗化,正常的同志关系变成庸俗的哥们关系,好人主义盛行、歪风邪气滋长,严重损害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削弱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力倡导同志间开诚布公、真刀真枪、见筋见骨的党内生活,进一步增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也为搞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积累了新鲜经验。总之,要通过真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真正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实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