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央相关部委的领导下,在首批示范高校的引领下,各高校以“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能源管理的转型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建“节约型校园"的热潮。回顾这些年来的实践发展,成绩显著但也带来新的思考。
一、把握平台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存在难点
2007年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教育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下发《教育部关于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通知》、 《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等文件,文件对节约型校园建设特别是技术建设提出了全面而具体的要求。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全国相继成立了高校节能联盟和各地区的高校能源管理专业委员会等校际合作机构。各成员高校通过节能联盟和能专会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创建工作。“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建设的思路逐渐清晰,平台的作用也开始显现。据统计,截至目前为止已有200余家高校开展了平台建设,42家通过了住建部示范平台的验收,14家着手开展了建筑节能改造的示范工作。
随着“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建设的普及,各高校对平台的认识和实践也随之发生根本改变,在认识上从最初的“水电管理”逐渐上升到“能源管理”,在具体实践上则以平台为主线,有序开展“理念节能、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等工作,逐步迈人“节约型校园”创建的新阶段。
调研发现绝大部分高校通过“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的建设,不但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本校能源监管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也有部分学校,虽然启动时间较早,却未能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经济效益甚微,体系化的建设与管理仍未成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导致平台效果发挥不充分。
(一)对能源监管平台建设认知欠足
在认识上,部分高校对平台在节约型校园建设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理解不深刻,对平台在能源监管体系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地位认识不到位;在建设过程中,将平台作为一个孤立的技术项目来实施,没能从打造能源监管体系的角度出发进行项目规划和具体实施,定位不准、缺少统筹,导致平台建设系统性不强;在投入上,有些学校的平台建设是依赖通过部省市的专项资金来推动实施的,有些学校是通过部省市的专项资金和自筹部分资金来建设,缺乏建设的真正内生动力;在管理上,对平台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还不够充分,措施不够到位。
(二)对能源监管平台维保意识欠缺
建设过程中还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平台建设初期,从学校领导到部门负责人往往高度重视,但平台基本建成后,由于对新事物的认知不足、专业知识的欠缺,对平台维保体系的建立往往相对滞后。作为现代化科技的产物,能源监管平台的设备精密灵敏,工作环境却相对较为复杂。如不高度重视后期维保,并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使用和运维机制,平台将很难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这将直接影响到平台作用的持续有效发挥。
(三)对能源监管平台产品考察欠严
现阶段,由于各能源监管平台提供企业对能源监管功能的理解存在差异,企业自身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学校对企业的考察不充分,对产品设计要求不明确,对功能把关不细致,将直接导致获得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低下。部分高校建成的平台与其期望值相差甚远,有些甚至根本无法满足高校最基本的能源监管需求,平台在学校能源管理中的作用也就无法充分发挥。
二、突出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平台核心作用
(一)清晰思路,明确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性
纯粹的“数字化能源监管平台”属于技术平台范畴,是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电、水、热等数据按不同要求进行远程监测,以客观准确地把握能源消费状况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工具。而“能源监管体系”属于管理范畴,是以能源监管平台为核心,包含了技术、队伍、制度、文化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监管体系是实现学校节能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
学校在进行节约型校园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能源监管平台建设为核心,集中优势力量推动能源监管体系建设。节能的理念、制度、科技三方面工作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将节能空间的发掘、管理制度的延伸、节能改造的切入和后期节能效益的评估等各环节全面地串接起来,有效实现节能工作的系统性,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式、非连续的工作模式,实现学校能源管理的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真正达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能源监管体系的建设还应随着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能源管理体制的变革、节能工作重点的变化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紧跟学校发展,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二)明确主体,突出数字化能源监管人本性
监管体系的人本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科学分类监管平台应用面向对象,二是高度重视监管体系中能源使用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从平台应用面向对象角度来看,结构清晰、设计合理的能源监管平台应将“监管”、“控制”和“服务’’有效区分,建设相对独立的模块或子系统,方便不同类型的用户使用。通常来说,各级节能主管部门重点关注“监管”;水电维修、物业管理等部门重点关注“控制”;而“服务”则应直接面向广大师生。
从能源使用者角度来看,高校用能用水的特点决定了监管的关注点不仅是设备,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的用能行为。通过监管培养节约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行为节能才是根本。设备本身不会浪费能源,浪费来源于人对设备的不恰当使用。“人”既是用能的主体,又是节能的主体,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节能的根本问题。
高校作为人才精英的聚集地,必须高度重视“环境育人”在“节约型校园”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育中强化理念教育和行为养成,在专业教育中融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思想,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根于师生脑海中,渗透其专业素养中,进而体现在其行为上,成为师生全面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内生动力,促使师生成为低碳社会发展过程中最坚实的依靠力量。
(三)把握核心,重视数字化能源监管技术性
在能源监管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监管"和“控制”的先后关系。通过分类、分项、分户的能源计量,明确能源被谁用掉了、在什么时间用掉的、用到了什么地方。在科学数据支撑下开展节能控制,提高准确性和说服力。
在计量点的设置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监管的“广度”和“深度”。在“广度”方面,充分考虑建筑能耗监测的要求,要有足够的计量点和计量覆盖率。在“深度”方面,应满足部门节能管理需求,对需要细化管理的部位,进行三级计量,在分类分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户。满足了“广度”,才能在宏观层面对学校的能源进行整体把握,进而从“建筑”这个维度人手,寻找标杆建筑,制定能耗基线,进行能耗对标。满足了“深度",才能在微观层面进行外科手术式精细监管,迅速定位并分析出问题所在,实施能源指标化管理。
(四)注重成效,提升数字化能源监管实效性
能源监管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平台能否真正发挥作用、产生效益。平台的效益得不到体现,体系的建立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保证平台效益的充分发挥,科学建设与有效维护相并重则显得尤为重要。阶段性的平台建设完成后,学校要根据平台特点,制订详细的运行维护制度,并确保得到贯彻落实。
在维保内容上,可根据平台的构成分三个层面来考虑:一是设备层面,基础计量设备是监管数据的源头,也是保障监管数据准确的根本。必须定期对基础计量点和传输线路等进行巡检,保证设备的准确率和在线率。二是软件层面,在平台系统运行和使用过程中,要不断地去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定期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升级与维护,以适应不断提升的管理需求。三是数据层面,监管数据是学校进行节能分析、提升管理水平和挖掘节能潜力的重要财富。要定期地对平台监管数据进行归档、备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还要加强数据的分析和挖掘。
在维保模式上,可根据学校平台建设情况形成由校方、平台提供方、工程建设方等多方构成的协同维保体系。学校能源管理部门要统筹规划、确定目标、落实资金,并对维保质量进行全面考核评价。通过合作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下“线上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本地和远程服务相结合”的多方共赢的新型维保体系。
在维保机制上,学校应着眼长远,为平台的运行维护建立长效的人员、资金及制度方面的保障,只有平台处于健康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真正地确保“能源监管体系"节能目标效益的达成。
三、准确定位发展思路,探索全新发展空间
实践证明,近年来各高校在“能源监管平台”建设上的实践与创新是卓有成效的,在“能源监管体系"构建上的探索是可圈可点的。能源监管平台的科学建设,为学校能源监管实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能源监管逐步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开始向“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
现阶段,一批先期示范的高校已初步完成了对新时期高校能源管理的再分析和再认识,正经历从“能源监管平台”建设向“能源监管体系”建设的过渡。未来高校能源监管体系的建设将是高校能源管理模式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在这次变革中,能源监管体系将充分考虑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与管理和服务业务相结合、与绿色建筑和绿色区域评价体系相结合、与数字化校园相结合,最终实现高校能源监管的可控制、可管理、可服务。
已经完成“平台”初步建设的高校,要对前期“平台”的建设进行进一步归纳与提升,结合节约型校园管理与服务需求,完善平台相关子系统。要通过科学深入的“数据挖掘",实现能源管理、能源服务与“信息流”相结合。要在能源监管体系建设基础上建成体现“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应用带动”的“数字后勤”应用系统群,并在管理服务过程中体现价值。要实现与“数字化校园”相融合,推动未来高校数字化能源监管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作者: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级工程师]
(来源:《高校后勤研究》2014年第3期)